第一章 设计标准、原则、依据及范围
1、采用主要规范与标准
本项目采用和达到的标准及规范均为最新版本的国家及建设部颁发和行业现行标准及规范,包含但不仅限于以下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2014年最新修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2008 年 6 月 1 日修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2000 年 4 月修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2004 修订);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1996);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4554-93);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GBZ1-2010);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2012);
《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 (GH3838-2002);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4-2006)(2016年版);
《给水排水工程设计规范》 (GB50015-2003);
《环境噪声标准》 (GB5096-93);
以及国家相关部门颁发的与本工程有关的各种现行有效版本的标准、规范和规定。
我公司所完成同类工程所取得的实际经验和实际工程参数。
2、设计、施工范围及服务
2.1 设计说明
1)从污水进入进口开始到处理设备的外排水泵出水口为止。
2)污水处理工程的工艺流程,工艺设备选型,工艺设备的结构布置,电气控制说明等设计工作。
3)污水处理工程设备的施工、安装、调试等工作。
4)污水工程的动力配线,由业主将主电源引至污水处理工程的配电控制箱,配电分配箱至各电器使用点将由我公司负责。
5)设计中不包括部分
污水的收集管网及污水排出界区的外排水管网;
设备间以外的所有照明系统;
土建施工砼制建筑物(池口)护栏和爬梯;池内钢制直爬梯;
本装置如果空野露天外置,避雷装置或系统的处理;
土建构筑物的配筋、水泥标号、安全等施工要求;
2.2 施工范围及服务
1)污水处理系统的设计、施工;
2)我公司负责污水处理站内的全部安装工作。包括污水处理设备内的电器接线(除室外照明部分);
3)我公司负责污水处理设备的调试,直至合格;
4)我公司免费培训操作人员,协同编制操作规程,同时做有关运行记录。今后的设备维护、保养,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
3、工艺设计原则
1)贯彻执行国家关于环境保护的政策,符合国家的有关法规、规范及标准。
2)设备选型采用通用产品,运行稳定可靠、效率高、管理方便、维修维护工作量小、价格适中。
3)根据设计进水水质和出水质要求,所选废水处理工艺力求技术先进成熟、处理效果好、运行稳妥可靠、高效节能、经济合理,减少工程投资及日常运行费用。
4)平面布置力求在便于施工、便于安装和便于维修的前提下,使各处理构筑物尽量集中,节约用地。
5)妥善处理和处置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沉砂和污泥,避免造成污染。
6)设计中尽量选用低噪声的动力设备,并适当采取消声、减振措施,防止二次污染。
7)为确保工程的可靠性及有效性,提高自动化水平,降低运行费用,减少日常维护检修工作量,改善工人操作条件。采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实现自动化控制和管理,做到技术可靠、经济合理。
8)尽量减少废水提升高度和提升次数,采用溢流等方式以节约能源。
第二章 设计水量、水质
根据建设单位提供资料,污水处理设施总废水处理量为5m³/d。
根据建设单位要求,处理后的污水出水外排管网。
第三章 废水处理工艺选择及可行性方案
1、废水处理工艺选择
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水质资料,废水为5m³/d的酸洗废水,其水质主要特点如下:
废水PH不稳定;
废水中含有金属离子;
废水水质水量波动比较大;
根据上述水质特点,本项目采用“调节除油+中和+絮凝+沉淀+过滤”为主体的处理工艺路线。
2、工艺流程
废水处理工艺流程图如下所示:
生产废水经过收集进入三级隔油沉淀池,均和水量的同时初步隔离水中的浮油,采用提升泵输送至设备的PH调节池调整PH,调整到中性后自流进入絮凝区,在絮凝区投加PAC/PAM后自流进入高效斜管沉淀区,上清液通过溢流堰进入中间缓冲池,经过滤泵打到多介质过滤罐过滤吸附后达标排放。
沉淀池底部废泥渣经压滤机脱水干化处理后定期外运处理。
5、本方案优点
充分考虑了废水的水质,结合我公司在废水治理领域的专长,工艺设置从明管明线、设备自动化等环保要求出发,总体设计先进、布局简洁、大气、美观;自动化程度高,处理成本低,出水稳定达标。
第四章 主要设备构筑参数及设备选型
按业主要求,废水设计水量Q=5m3/d。
1、三级隔油沉淀池
说明:汇集生产废水,除油同时均质均量
设计参数:
结构形式:钢砼混凝土(业主自建)
主要设备:
提升泵
流量: Q=1m³/h
扬程: H=7m
功率 : N=0.37kw
数量: 1 台
浮球液位计
量程:0-4m
数量: 1套
说明: 在沉淀池中,废水通过进水口进入,水流在倾斜的斜板表面上向下流动,由于斜板的倾斜角度和液体的流动速度,使得液体流动后的悬浮物颗粒向下逐渐沉降,最终落入沉淀池中。斜板沉淀池通常由一系列平行、倾斜的直板组成,这些斜板有助于加速沉淀过程,因为它们增加了过水截面的湿周,减小了水力半径,从而减少了水流紊乱,促进沉淀。沉淀物在重力作用下集中在斜板或斜管底部,并最终滑入池底的集泥斗,而澄清水则上升至集水管排出。
设计参数:
结构形式:Q235B碳钢防腐
酸/碱配制罐
容积 :200L
数量:1套
酸/碱计量泵
最大流量: 30L/h
进口口径: DN15mm
功率: 0.10kW
泵头材质: PVC
数量: 1台
PAC配制罐
容积 :200L
数量:1套
PAC加药泵
最大流量: 30L/h
进口口径: DN15mm
功率: 0.10kW
泵头材质: PVC
数量: 1台
PAM配制罐
容积 :200L
数量:1套
PAM加药泵
最大流量: 30L/h
进口口径: DN15mm
功率: 0.10kW
泵头材质: PVC
数量: 1台
PH在线监测
量程:0-14
数量:1套
反应搅拌机
功率 : N=0.75kw
数量: 2台
3、多介质过滤罐
说明:通过多个过滤介质的作用,利用不同过滤介质的不同分子筛效应、化学吸附作用等,逐步去除水中的污染物,使水质达到特定的处理标准从而进一步去除水中的悬浮物。
设计参数:
结构形式:玻璃钢
过滤泵
流量: Q=2m³/h
扬程: H=15m
功率 : N=0.75kw
数量: 1台
4、污泥浓缩池
说明:污泥浓缩后等待压滤。
设计参数:
结构形式:
第五章 总平面及公用工程
1、设计依据及范围
本污水处理站为新建工程,拟在规划用地处进行,污水经管道收集后输送至污水处理站进行处理。
本技术方案包括污水处理部分的治理工艺、管道工程、设备及安装工程、电气工程、自控工程及给水排水工程等;污泥处理止于干化场,泥饼外运部分由厂方解决。
污水及给水进口从污水处理设备就近开始计算,动力线从污水处理站变配电柜开始计算,排水就近排入污水管道。
2、总平面布置概述
平面布置结合总体规划,布局力求紧凑、简洁,工艺流程合理顺畅,尽可能缩短建、构筑物间的管路距离,建筑物与附属物尽可能合建以节省占地。既最大限度地满足生产、管理包括设备维修的要求,又使总体环境美观、协调、运输联系方便。
总体布局可根据业主需要调整。
3、给水排水
3.1、 给水排水范围
给水排水设计范围为:废水设备给水系统、雨水排水系统、生产及工艺事故排水系统。
3.2、 生活及生产给水系统
生活给水包括工作人员生活用水,溶药调配水、自清洗用水及其它用水,除自清洗用水外,其余属间歇式用水。给水管网由业主负责从生活用水管网引至所需地点。
3.3、 排水系统
生活及工艺系统事故排水,均由排水管网(该部分不在本方案设计范围之内)引入本工程进水总管,经处理后一并排放。
4、通风及消防设计
应符合《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要求(在值班控制室和加药间采取局部通风措施);
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的相关规定;
应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要求。
第六章 建筑结构与电气设计
1、建筑结构设计
1.1、设计规范、设计依据
(1)、《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J3-88);
(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
1.2、结构设计
地基处理由于无详细的地质勘探数据,所以本方案设计在土建报价中未包括地基特殊处理费用,而且也未考虑施工井点排水,如施工中必须排水时,费用另加。
2、 电气设计
2.1、设计依据
(1)污水处理工程常规处理要求;
(2)本设计工艺对设备运行的要求。
(3)《工业与民用供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
(4)《工业与民用通用设备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5-93);
(5)《工业与民用电力装置接地设计规范》(GB/T50065-2011);
2.2、设计范围
污水处理站内各动力设备的电气与自动控制。
为了保证污水处理过程的安全可靠和生产的连续性,提高自动化水平,并适应污水处理工艺,根据该工程的工艺流程及特点,从工程的实际情况出发,整个污水处理系统控制采用自动化控制,由中央控制器控制提升泵、加药系统、搅拌系统等的自动运行。
3、防腐、防渗设计
3.1编制依据
国家标准《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GB50046-95);
国家标准《建筑防腐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12-91);
国家标准《建筑防腐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50224-95)。
3.2材料选用
为满足介质耐腐蚀条件,选材经济可靠,一般常温反应槽常采用环氧树脂。环氧树脂的性能特点如下:
能耐高浓度、高温下的强酸、强碱以及具有强氧化性介质溶液
常温固化,性能稳定,耐老化性能优
材料选用:
增强材料:玻璃纤维布 0.2#。
主材:双酚 A 型 E44 环氧树脂。
第七章 工程施工调试及人员培训
1、安全及文明施工
1.1 施工临时用电措施
1)工程开工前,编制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并经过分公司总工批准;
2)所有设备用电采用三相五线制,支线架设在过道处要采用安全保护措施;
3)现场配电室设置在合理的地点,并有可靠的防护装置,室内配电屏上各配电线应编号,并标明用途标记,配电室内应配置砂箱和绝缘灭火器;
4)配电箱、开关箱采用铁板或优质绝缘材料制作,装设在干燥、通风及常温场所,且安装端正、牢固;
5)配电箱、开关箱必须防雨、防尘、保持箱内干净,并且有门、有锁、均设置漏电保护装置。
1.2 施工机具安全防护措施
1)所有机电设备实行“一机一闸一保险”制度,并必须有可靠的接地、接零保护,手持电动工具、潜水泵必须单独安装漏电保护器,且灵敏可靠;
2)乙炔发生器必须有回火防止器、保险链、保险装置必须灵敏可靠,使用合理,各类气瓶应有明显的色标和防震圈,并不得在露天曝晒;
3)机械设备安装后,必须经过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1.3 其它安全文明措施
1)特殊工种的操作人员必须进行上岗前培训,持证上岗,定期进行体格检查。
2)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禁止酒后作业、带病作业。
3)配备安全消防器材,符合安全标准,并设置专人管理。
4)施工现场的临建设施和生活住房必须符合安全防火标准,不准使用油毡与易燃材料搭设临建,并应按规定配备消防器材。
5)未经批准,工地不准生明火。
6)现场建立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安全生产责任。
7)明确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各专业施工人员在安排生产时必须进行安全技术交底,跟踪管理到位,对交底的实施情况进行评判,不断提高其针对性。
8)基础挖土、回土时每天派专职人员清扫冲洗施工道路,保持场内外道路整洁、无杂物灰尘。
9)现场落手清推行定额消耗包干制度,明确分包队伍和班组承包责任制。加强施工过程中落手清的检查、考核和奖罚。
10)强调全员管理概念,对进入现场的所有施工人员进行必要的教育及宣传,强化文明施工意识,做到谁施工,谁负责。
2、工程调试
污水处理站的调试即试运行,是污水处理工程建设的重要阶段,是检验污水处理站前期设计、施工、安装等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
设备安装完成后应先进行单机试车,再进行联合试运转,以对系统进行全面的检查。各设备正常运转后,即可进入调试阶段。
3、人员培训
a、设备安装时请业主设备管理人员现场跟踪学习,了解设备内部结构,掌握工艺流程和处理原理。设备运至现场我方同时提供本设备的操作维护手册,以及设备安装图纸,以供操作人员阅读。
b、安装完毕,我公司将指派专人对操作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培训将分二部分进行,前期为设备工艺培训,我公司根据指定时间、地点认真地到现场为用户培训操作人员,内容包括设备系统的组成、运行原理,以及各处理单元的作用,掌握各个操作点的具体操作;后期为设备运转期间,以理论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培训,从中掌握全部的运行功能和故障发生的原因与处理方法,以及重点学习系统软件编制、调整。
c、整个培训直至操作人员能熟练掌握处理系统的操作,如何开机、关机,如何通过电控柜控制系统的运行以及常见的设备故障处理。我方将提供项目负责人的联系方式,以便今后随时联系。
4、售后服务与承诺
我司郑重承诺,对于该项目将组织最强技术力量参加该项目的设计、设备制造和指导安装工作,力争配合工程施工方将此工程做成省内化工废水样板工程、优良工程。项目施工期间,服从业主和施工方的正确领导和指挥,有责任和业主同甘共苦,确保工程质量。
4.1设备、系统保修
我们提供的全套设备保修期为1年,在保修期内,因自身质量等原因引发的故障,均将予以免费维修或更换;因使用不当造成质量下降或不可抗力(台风、地震、战争)需更换设备零部件时,我司负责免费维修,设备及零部件费用按优惠价格提供。
4.2技术支持
1)系统调试期间,全程电话指导调试。
2)系统运行后,提供免费操作技术人员培训。
3)不定期回访,随时接受技术咨询;
4)保修期后我司可提供管家式服务,替客户对系统、设备进行监管、维护、保养、检验等一体化服务;
5)终身对所提供的设备提供服务,以优惠价格供应零配件,便于业主维修和更换。
4.3服务响应
1)业主提出服务要求,我司在72小时内到达现场解决问题;
2)对特殊问题,4小时内不能完成排障的,先运行备用设备,在2天内完成故障维修.
平面布置图:
|